2015年1月24日 星期六

《危險藏匿》:無聲狗咬死人


Michaël R. Roskam作品。這是比利時導演的第二部作品,也是他的首部英文電影。

影片以非常緩慢的進度及低沈的配樂在敘述一段暴力故事,加上冷酷的色調,全片成功營造了一種潛藏暴力的氣調及獨特的鏡頭語言。情緒不斷的被壓抑,直至最後一幕的爆發,令人不及反應。

我最喜歡這部片子就是導演找了鬥牛犬(應該是)來擔任'男主角',而這鬥牛犬就是男主角的性格和內心的投射。向來商業電影被勒索都因被綁者是對方的愛人/孩子之類的人物,但這部的對象卻是狗兒。這部電影也為了動物發聲,為了狗兒而卷進暴力漩渦,誰說只有人的生命才值錢?相反,人類的生命在這裡才不值錢。無聲狗咬死人,就是這部電影的主題。在面對金錢,愛情等,彷彿都只有暴力能將其中的矛盾溶化來取得平衡?影片雖是暴力題材,但卻不是充滿高潮迭起又視覺衝擊的商業電影。電影一直都在平靜的氣氛之中進行著,宛如平淡生活中總是對暴力的壓抑。暴力的最後反映的卻是人類該對生命的思考。

2015年1月21日 星期三

《爆裂鼓手》:成魔之路


Damien Chazelle作品。又是一部黑色勵志片!隨著時代口味的改變,已經一些電影類型都已經融入人性暗面,試圖把商業電影的素質內涵提高(沒錯,真的很多電影認為是人性醜陋等於內涵)。

這是一部勵志片,同時也是以扭曲人性來探討教育及社會問題。導演的敘事功力非常高,充滿戲劇張力及快節奏的娛樂性調子,卻又不失給予觀眾反思的空間。故事很簡單,有個有天分的鼓手被魔鬼老師進行地獄式訓練,將人的精神狀態逼入極端奔潰甚至患上憂鬱症。影片想探討的是,只要最終結果能造就天才,暴力教育是否就該被允許?男主角最後的成就或許來自於惡之教育,但最後,他是否還是熱愛音樂的本質還是已被訓練成追逐名利的傀儡?

2015年1月4日 星期日

《王先生光臨》:道德的拷問


Antonio Manetti,Marco Manetti聯合執導,我想是我本人的想像力不夠豐富,所以科幻片也不是我非常熱衷的電影類型。但我卻非常喜歡這部科幻片,它與the signal相同,在罐頭式的好萊塢科幻片中,打開科幻片的新格局。他們不講究特效有多好(當然也是資金問題),不走視覺轟炸路線,反而爲外星人更添了一絲的神秘感。

雖然我看的科幻片並不多,但The signal給我的感覺非常喜歡,運用鏡頭去講述'外星人',處理空間的幻想與鋪陳,到最後才發現,或許自己才是外星人。而這部《王先生光臨》更是絕!他沿用人們對外星人最古老的幻想—侵略地球去探討人性與道德的界線。而且最好玩的竟然是外星人會說華語,原因是華語是全世界最多人使用的語言。單是這點,不難看出導演對政治及好萊塢電影的調侃和嘲諷。

故事其實很簡單,講述人類逮捕到了一隻外星人,邀請會說華語的女主角做翻譯人以了解它們的目的性。人類不相信外星人到訪地球是為了文化交流那麼簡單,一場道德的拉鋸戰正式展開。到底外星人的目的是什麼?人類又是否該相信它們?最後的選擇和局面又是怎樣。影片的懸念非常足夠,,目視了政治背後人性醜態的手段,觀眾又不自禁的與女主角陷入兩難的情況。與the signal一樣,我比較想把這倆部電影區別於'奇幻片'。我想,喜歡the signal的人也會喜歡這一部吧。

《非普通教慾》:極權本質的面貌


yorgos lanthimos作品。希臘電影。以一個家庭的扭曲價值觀去體現極權主義的本質。

影片的拍攝範圍僅在屋內和花園,不踏出屋外半部,極端教育表現極權的驚悚,令人容易憶起Michael haneke的電影。父母扭曲孩子的知識認知,絕對不止諷刺了社會問題,更是暗諷國家的政治本質,屋內及演員們的白色服裝都能看出導演對白色恐怖的調侃。本片的藝術成分非常高,直視人性赤裸醜態,令人不適但吸引。本片也代表希臘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