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4日 星期二

一個人的力量究竟能去到幾盡?—《五個小孩的校長》


關信輝作品。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只有月薪四千五卻擔任僅有五位學生的校長職位。

影片的風格清新真摯,通過簡單平凡的故事來關注低層階級的心酸悲歌,與此同時,卻亦帶出來對教育的反思信息。這也是香港電影少有的題材,演員們的演技都樸實,爲這種容易演變成狗血劇的電影多了踏實感。

影片除了批判當今的教育系統和體制外,我覺得也帶出來一個更好的信息—一個人的力量究竟能去到幾盡?一人的力量是否又能爲社會有什麼貢獻?太多人有著'即使我們做了,那東西還不是這樣?也不能改變什麼的啦'心態,但我卻從不這麼認為。尤其是在如今虛擬當道的世代,我覺得更不該有如此的想法。網絡的出現讓人類的惰性無限增大,對任何事都無好奇心,只要有谷歌萬事解決。有了這種心態,他們不再相信人類,他們相信科技勝於人。他們覺得環境已是如此,即便你自己改變也不會改變了這社會。'是這樣子了啦'是一個最恐怖的現象,他將所有扭曲的現象一切理所當然化,要你去適應那種環境,而不是環境適應你。會有此想法的話,明顯他們從來不信一人或自身的力量,他們只要你服從,無需自尋煩惱與大環境對抗。然後社會逐漸走向墮落,人類變得不堪一擊,到時能做的也只有怨天怨地的說是'你們害死他'。

呂麗紅就做了一個完美的示範,以一人力量改變環境,教育小孩,因為只有小孩才是能改變未來環境的角色。功利社會裡教育了我們一切都是等價交換,一切都是精算,以為付出就等於有回報⋯這些都是大環境的誤導性教育。我們或許最初都會質疑一人的力量真的有可能延續學校的生命和改變環境嗎?是,是可以的。(如果你又想說,能像她這樣成功的例子比例不高,那麼你就繼續真消極,假樂觀的活下去吧)這社會太多偽道德的人,他們急著要扮聖人領導社會,又有一班自以為已看破紅塵萬物,以偽樂觀的外衣套裝他們真消極的想法和惰性。選擇在社會大環境逆流而上從來不是易事,在外人眼中他們只會覺得你消極和自尋煩惱,就是這種白癡人企圖要你們對這社會妥協。《五個小孩的校長》之所以感動,就是她讓我們看見一人的無限可能和希望。這種感動已遠超越電影裡的表現方式。

感謝關信輝將這事件拍成電影,讓更多人關注邊緣人物,自我反思和關注教育方式的矛盾點。寶萊塢有《三個傻瓜》,新加坡有《小孩不笨》,香港有《五個小孩的校長》,也真心希望馬來西亞電影能正視教育問題,不需要每部都是講親情的。因為一部電影的力量不僅只是娛樂或打發時間。請看《五個小孩的校長》,那你就會明白商業電影的可能性能去到哪裏了。高分推薦!

2015年3月12日 星期四

馬來西亞電影的前景。

馬來西亞電影圈前景是否樂觀?在我看來那年的《初戀紅豆冰》和《天天好天》都是認真和誠意的製作,票房勁收是值得賀喜的。但,水準也就只停留在那裏罷了。過後那些豬頭炳啊,辣死他阿媽啊,甲洞和幾乎都記不起名字的中文片。電影宣傳每部都打著'大馬史上第一部',媒體記者通常就會這麼形容'大馬最有誠意的電影,本地人應該支持本地電影'。


嗯,早幾年前我真的天真覺得本地電影應該需要被支持的,但現在我不這麼認為了。為了票房,什麼低俗招式都用了:欺騙觀眾說電影將提早下映啦,將電影政治化啦,連豬頭榮的老婆流產都可以拿來宣傳。可悲的是,本地電影越爛越賣座;結果一年比一年的水準還要低。而那些一年僅有的一兩部好電影呢?因為種族的關係導致票房不理想。奇怪,不是說應該支持本地電影的嘛?若是這樣,下次應該寫清楚點嘛,只支持本地中文電影。


最近有個比流氓和流產更絕的高人出現了。他完全把自己是老闆的尊嚴給放下,將自戀和不知醜的心態發揮得最高境界。他真的完全不理會外人怎麼看他,取笑或辱罵這位老闆。可見一個人為了紅,真的是什麼都能不要了。宣傳手法絕對是我看過大馬有史以來最低俗最令人生氣的一次,看電影贏獎金。基本上就是買馬票的意思,你買他戲票就有機會贏獎金,贏不到獎金也不失望,你還能免費看他的如何用厚臉皮去打殭屍。認真拍攝爛片未必會大賣,但那種我擺明就是拍到最爛,看你有沒有勇氣挑戰的電影基本上票房都不差,比如王晶。


現在太多拿著DSLR就當自己是攝影師的人,用DSLR找兩個人聊廢話就當自己是導演的人,會寫兩句中文字就當自己是影評人,拿吉他唱兩句就當自己是歌手,露兩粒奶得到幾千個贊就當自己是明星的世代,一切都是如此的廉價。這是一個只要你夠不知醜再加上你能將不知醜當成是你夢想就能被鼓勵的環境。這樣環境長大的人真令人擔憂,誰說電影只是娛樂?父母親們,現在電影這種爛電影環境在教育著你們的孩子不知廉恥。這種爛電影和態度要我們支持?我覺得我們應該買盜版然後借給親朋戚友一起來打擊爛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