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守夜》:似喜劇多餘恐怖片。


李勇昌作品。看見網上的大眾好評,卻也不能引起我的期待,因為我預料他也會很《超渡》。

觀後,覺得這部比《超渡》好,很大原因是沒有黃志強的演出。說是鬼片,但其實整部片子根本都就是親情喜劇片,如果你抱著恐怖片心態只有失望的份。劇本雖然是四人聯合編寫,但依然覺得非常空洞和拖戲。剪輯方面欠流暢,總覺得這部戲裡的所有演員用華語發音都很奇怪。鄧銹金(不確定是否有寫錯)是戲裡唯一的潤滑劑,我相信大部份人看完這部電影最印象的不是記得女鬼,帥哥還是王欣,而是這位浮誇小妞,至少我是。

戲內的溫馨片段,愛情片段其實對我來說是非常感冒的,雖然我明白商業電影都是用配樂來講故事,但個人就覺得略嫌太多,每當看見王欣出場時的bonus track,心想'又來'?來到結尾的反高潮橋段,反是有了,高潮就不到。我甚至覺得是多餘的,我也不明白反的意義在哪?感覺純反而反。導演對60,70年代的生活情懷從《超渡》延續至此,道具與美術令人滿意。雖然我給的評價不高,我也不會再用'誠意'二字來彌補電影的不足了,但如果你問我值得看嗎?我會回答'可以看!'。只要你把心態轉換成喜劇來看的話,他是ok的。*我非常喜歡海報'守夜'二字的字體設計。

2014年10月18日 星期六

《電影對我而言》

《電影對我而言》


每當有人知道我喜歡看電影時,第一反應和問題總離不開:你喜歡看怎樣的戲?'最近XXX(當今最賣座的商業片)的你有看嗎?面對這些問題我其實都只會敷衍的給個反應。'電影'二字在大眾眼裏就只有這些嗎?也難怪他們覺得電影只是消磨時間的娛樂。


電影對我來說是什麼?電影對我來說是以最短和最快的時間看見不同導演的視角和世界觀。那麼這些東西對我來說會有什麼好處嗎?有或沒有就要看你自己。我連寫了三年的觀後感不是要祈求別人認同或like來滿足虛榮心,還曾被人嘲諷說你很得空哦?那麼多時間寫這些東西,那是因為我知道只有寫出來我才能逼自己觀後用腦,雖然寫了那麼久,文筆還是很爛。我什麼類型的電影都看,比較鍾情多藏隱喻的文藝片,因為在你必須觀察細微一切及逼自己用腦(聰明人或許可以一看就了)解讀,這樣可以激發自己對人的觀察欲望。那麼觀察人又有什麼好處呢?(沒法子,華人什麼都要好處要決定去做那件事,所以需要很囉嗦)觀察人不指觀察老闆臉色而做哈巴狗,而是觀察周圍人的一切,就是陌生人就是路人。從觀察中你會得到碎片的結果,齊聚一起它就是一個想法了。久而久之你會慢慢看見社會的另一面。然後繼續衍生就會開始關注政治和社會問題。所謂的關注不是那些大選前ubah,大選後愛繼續做。而是你會開始質疑美麗的一面,探索他的另一面,用自己以前所觀察社會的想法去思考他們,而不是一味的拍照來表示自己的政治立場和滿足自認愛國虛榮感。這是我們現今社會所需要的,甚至比課堂的道德教育更重要!


現今人對於別人的怒氣很敏感,但在於其他方面是非常遲鈍的。為何?在我看來,那是被商業電影模式和肥皂劇所洗腦。比如對於愛情或浪漫的定義是非常形式化的。浪漫需要一首浪漫音樂來催情,在個世外桃源漫步,用物質和罐頭式的驚喜來滿足對方。別誤會,我不指這樣不好,這種東西是非常個人的嘛。我只是想說對於呵護或其他方面你必須很公式化來傳達妳對他的關愛,金口不開,表示你對她漠不關心。有沒有可能將浪漫歸於零呢?不需要形式來傳達浪漫那就是浪漫。不需要甜言蜜語來傳達什麼是愛。嘗試更感性的用心去感受對方,撇出一切公式化的東西。 那麼公式化又有什麼不好呢?為何我一定要是所謂的用心感受這些屁話呢?有什麼好處?他沒什麼明確的大好處,只是還是回歸到觀察人和感受人的點上。當你開始意識到公式化的東西,你會有欲望追求更多其他的東西。不管在電影,文學,或音樂等方面。然後你會慢慢看見更廣闊的類型東西。你會開始分別什麼是好與差。而不是盲目的勸導別人'不要想太多'和訓練成同一模式的市儈沙丁魚。長篇大論了這麼多,不是要證明自己很了不起,我甚至覺得自己是在獻醜,說不定成為哪位前輩的飯後笑話,但我不介意,因為我也常取笑別人。哈哈..我只是想說電影是什麼,它又能繼續衍生出什麼?所以電影對我來說永遠都不可能是娛樂那麼簡單。

《一對一》:正義無界限

金基德作品。這該是金基本德所有作品裡最多人物的一次,但看故事大綱很不金基德,觀後就是百分百金基德思想。

金基德相信人性本惡,所以在他早期的電影裡都將'惡'塑造另類浪漫風和放逐於人世間繼續殘喘徘徊。到了後期作品,對於宗教的信仰的思想越來越強烈,從《春夏秋冬又一春》開始,他的大數作品都開始自我救贖和淨化心魔。來到了《阿里郎》是我覺得他到了另階段的一部,以全片獨自一人扮演多角色自我審問來暗喻對宗教的質疑和動搖。這部《一對一》繼續赤裸裸的表露了他向來的悲觀憤世思想 來審判人類。故事講述某女生被數男殘殺後,年後一班'正義'組織將兇手一一捉回來進行酷刑審問。酷刑手法似是戰爭時期的殘忍手段,我想也是此原因這電影遭受被韓國列入禁片命運。

憤世心態潛伏在所有人心中,至於多或少就取決于當事人對人類和社會的洞察有多少。我想多數人都肯定有過對社會不公而激起由自己審判犯人的想法,金基德就是由這角度去反思正義的存在性,當然也少不了他那對宗教人類和種種銳利的批判。在非黑即白的灰色地帶,是否真的能容納'正義'的存在?正義由有誰來決定?兇手堅信自己只是奉命行事,代表自己的衷心,其他的因素將它們拋在千裡之外,這是他們的立場。在於'正義組織'的視角來看他們是愚蠢的及缺乏思考能力的,所以必須用酷刑處決他們。只是到了後面雙方面的正義對峙立場已變得模糊不清了,在於正義的背後就必須擁有暗黑在駕馭著它,正義既是黑暗。'正義'組織的主腦最後選擇宗教來消滅心中的惡,可惜最後他也被殺了,這是否象徵了惡已無出路可言?

電影依然是非常沈重的氣息,我依然是非常共鳴和宣泄情緒。戲內的對白非常直白,讓一般堅信社會給予的人民的正義定義的人士來說,簡直就是一派胡言及歪理。這就是金基德以角色來影射現今社會的思考模式的世界觀。電影也榮獲了第71屆威尼斯日單元的最佳電影。

2014年10月17日 星期五

《人體蜈蚣》:蜈蚣的秘密


Tom six導演。原以為是一部純碎賣弄血腥和噁心的電影,雖然此戲對我而言也沒特別好,但也不至於淪落爛片地步。

影片意外的不走刺激視覺的路線,從全白室內房子和白衣設計,令我聯想起<funny game>。不難看出導演以極其殘忍的構思反映人類對狗欺壓的一種借鏡。將人類關進狗籠,恐嚇要將他們的聲帶消除,以訓狗方式訓練人體蜈蚣服從主人的命令。對待狗兒進行這些行為,大眾或許都還能接受,但受害者轉換成人類的話,那就是一個超越道德界限的變態行為?人類的命比較高尚值錢?人體蜈蚣也是映射著食物鏈與社會階級的自身角色重要性,是悲劇的宿命觀。另外人物背景的設計也略有隱喻-變態醫生是德國國籍,蜈蚣頭是日本國籍,沒錯,直接聯想到的就是二戰歷史的對應。不過據聞第二集就是純變態的作品,還因此被列入了禁片,興致缺缺。 

2014年10月11日 星期六

《海霧》:海霧裡的人性風暴


沈成寶作品。奉俊昊編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在《雪國列車》的結局看得出奉俊昊為了迎合好萊塢而製造了一個光明的開放式結局。那麼我想這部《海霧》更貼近奉俊昊對人性洞察的視角。與《雪國列車》不約而同的引用了某樣交通工具而引發了一場人性的爆炸。

韓國近年來的商業電影總能讓人觀後直呼過癮,因為他們的尺度與膽量都比亞洲電影寬,甚至好萊塢。從對政治或社會的批評,挖掘人性黑暗的醜陋,嘲諷韓國與朝鮮的緊繃關係的嚴肅題材到大眾的煽情愛情或親情片,他們拍出戲味之餘也鮮有內涵。原以為這是一部講述漁夫出海捕魚遇巨浪的抗爭電影,原來根本不是這回事。六名船夫運載偷渡客,因意外泄露機房氣體燜死了一班偷渡客。船長命令手下們將他們肢解丟下大海,然後一場人性的風暴一觸即發。

故事帶著一種荒謬的悲劇色彩,各自都有象徵的強烈欲望。若以《雪國列車》和《海霧》相比,前者的眾多主角都是以愛出發,革命為了推翻獨栽等社會問題,後者則是屬於絕望,他們都以私慾出發,每人都在釋放自己徹底的欲望。韓國電影好看其中一點就是對主角們的刻畫,大家都是灰色地帶的人物,主角沒有絕對的'好人',反派也沒有絕對的'壞人'。。曾聽過有人說難道人性只有醜陋嗎?為何不拍點人性美好的東西?只有醜陋才能表示電影有深度?我想人性美好一面的電影已經夠多了,tvb都拍足了二十年,還不夠嗎?難道就不能站在另一個角度去反思人性?也因此這樣,大家對好人的定義是取決于是否符合群體大眾自認的道德標準而設的貞潔牌坊。(有點離題了)此片也代表韓國出征奧斯卡。不過我想入圍幾率不大,韓國電影為何能風光國際三大影展卻甚少提名奧斯卡?(據我所知韓國電影似乎沒入圍過?)

2014年10月7日 星期二

《賜予者》:獨栽的烏托邦世界


Phillip Noyce導演。戲內的烏托邦世界曾幾何時也存在過在我幻想之中,而這部戲的出現也彷彿是回應了我當年的想法。

萬惡之源自人類,人類的兇殘,妒嫉,歧視,獨栽是讓世界毀滅的禍根,倘若把這一切都除去世界會否比較美好?應該會,至少比現在好吧?曾經我是這麼認為過。但戲內反映的烏托邦世界卻是如此的乏味和單調,撇除了'惡'本應是美好和幸福的不是嗎?沒有了顏色,情緒就沒了妒嫉和暴力,但這也剝削了人類被賦予欣賞萬物的美態。我想沒了'惡'我們就看不見了'善',因為一切都是並存的,缺一不可。 

影片散發著青春的氣息,敘事手法也通俗易懂,但多處也點到為止,保留了反思的空間。其實烏托邦世界或許才是真正獨栽者的世界,其中有幕講述人類被洗腦得連死亡都不知何物,是荒誕也是個寓言。在一切都毀於一旦時,煽情的說,也只有愛能讓一切更美好。比起一般的有夢就成真的偽正能量電影,這部對我來說才是真的是正能量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