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

《露西》:好萊塢的小聰明。


Luc besson作品。他近前的作品都是速食餐電影,令人反胃。對此戲同樣是無期待,只為了崔岷植而入場。(雖然也預料他是被蹧蹋的)毫無意外的,他除了戲份比我想像多一點外,依然擺脫不了亞洲人充當鬼佬花瓶的命運。但倒是令人驚喜電影拍得滿用心。特效沒有被利用在轟炸眼圈的動作爆破場面,而是帶出哲學信息的世界觀。

影片的前半小時是相當精彩,也是我個人覺得全片拍得最有味的時候。開場沒多餘的鏡頭細述天氣和人物背景,單刀直入的開始爭執。不斷切換文明的演進圖,卻也看見人性之醜,文明摧毀生命,人類的最後結果就是被自己的愚蠢給謀殺。崔岷植出場時相當氣勢,一輪嘴聽不明的韓語充滿著不寒而慄的殺氣,完全是不需要靠恐嚇性的對白來承托殺氣氛圍這種兒戲。

我覺得這劇本是非常有心思和小聰明的。借用了娛樂性去將哲學這種玄課題淺易化讓大眾明白和吸收。戲內的哲學信息編劇其實並沒深究,只是用了哲學最基本的'無'的智慧和加點科學理論來延續發揮編劇們的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這是我覺得他們非常擅用小聰明的部分。只要說人類至今只用了了十巴仙的頭腦,那麼接下來的二十至九十巴仙的區域編劇要怎麼發揮創意,我相信也沒多少觀眾會批不合邏輯了,因為一般觀眾根本沒那個醫學知識也不會去深究,因為—'商業電影嘛,那麼認真幹嘛?'只是好奇為何編劇要把Lucy塑造成彷彿無欲無求的機器人?因為她已看透人間紅塵萬物所以已麻木?那一臉只需扮chock又非常非常性感的造型與氣質的表情令人看了好笑又享受,不過想想,我覺得那應該是在揶揄男性主權的好萊塢英雄片形式的形象。比如戲內的三位男主角都成了典型花瓶,男主角只有被吻的命運,崔岷植只有怒哄的戲份,連Morgan freeman也很可憐只有演講的份。

甚少看西方的主流電影,但覺得最近他們都愛探討哲學課題,雖然都只是淺談,而在這些主流電影當中我覺得拍得最有哲學智慧的非屬《her》!哪些哲學家的偉倫我就不要拋書包獻醜了,我認為<her>的哲學智慧拍得好在於他細膩又寫實的拍出了人與人之間延伸出的'實與虛'訊息,誰說哲學只談生與死?《her》在這方面探討的比<Lucy>,<transcendence>更多。他從觀察自身周圍與生活的視角去洞察一切,他關注孤獨,在他欲求脫離孤獨時,卻讓觀眾看見更多的哲學智慧在內-生死,虛實,時間等,每句談吐都富有智慧,其中探討的'無'乃是最有趣的地方,是我看過西方主流電影裏最有東方哲學味的作品。而<Lucy>的時間論我倒沒什麼共鳴,因為他的立場是站在人而發的言論,顯然導演要我們注意的是Lucy的論點而非哲學的概念。若要細究,Lucy這角色的性格有點隨便,全都推給了'智慧'劃清界線,難道有了智慧就會失去了原本的性格?因為你已能人所不能?還是編劇覺得智慧的最高境界等同於人性之善?所以有了智慧,她由復仇心態轉變成了聖人?這設計未免太兒戲了。雖然如此,但電影還是好看的。相信未來好萊塢電影將會濫用'哲學'來故作深度,我確實這麼深信。

2014年8月25日 星期一

《蜂鳥》:一刻


Steven knight作品。找來了常扮演英雄角色的jason飾演落魄軍人。這也應該是他目前最具文藝戲路的作品吧?導演新作《Locke》的主題是對人生選擇擔起責任,而這部的基調更顯得灰色,主角們都有自己慘痛的過去,身世是無法選擇,能選擇的只有你該怎麼去面對自己的過去?

男主角被軍事法庭審判,為了逃離罪責,他選擇了借酒消愁做個落魄的流浪漢麻醉自己的情感。女主角兒時遭受性侵犯而選擇了宗教逃避自己的不堪往事。兩個慘痛身世的人相遇,他們相愛了,也彼此互相開解了對方的心結。墮落,信仰在這時候全都祈求不了作用,唯愛才能鼓起勇氣面對。編劇的野心也不小,又要有愛情,又要救贖,又要黑幫,雖然以上全部都沒有很完善細膩的去處理,但巧妙的是,這樣各自半桶水元素參雜一起卻有談談的哀愁戲味,很有感覺。戲內的龍頭老大是來自中國人,連昔日英雄jason也要為他們賣命,這也是展露現今的好萊塢電影市場的面貌吧?

2014年8月23日 星期六

淺談《史崔特的故事》和《好傢伙,壞傢伙,醜傢伙》


David lynch作品。別於他一貫光怪陸離的劇情和風格,這部的風格走向樸實易懂,改編自真人真事。

劇情講述男主角的弟弟中風了,男主角已是約莫七八十歲的老頭子,視力不佳,沒駕駛執照,行動不便,卻為了要親自完成去探望弟弟的念頭,結果就駕駛了自己的古老割草機踏上了300英里的不思議遠程。

途中他也遇見了不同故事的過客。影片非常動人,聯想起近年的《Nebraska》,同樣的固執老人,時間的吹殘,卻讓他們更不認命,堅持想走出自己的路。這種老人戲容易被拿來洒狗血,但他們細膩的解剖了老人的內心孤獨,身體不聽使喚,只能被放逐成邊緣人物。與其說晚年享福,更貼切的形容晚年等死。可以搭順風車,汽車等公交,但卻堅持用自己的脆弱身子去完成,除了形式上的意義,更是展現年邁的火氣,對時間做出反抗。非常動人,好看。





Sergio leono作品。經典的西部牛仔片。每位主角都有各自鮮明的性格。經典的動作場面調度,每一場槍戰都非常有張力。靜態的對峙,俐落的動作,殺戮不需多言語,充滿男性陽剛味,令人熱血沸騰。也影響了後期動作片的風格,杜琪峰,北野武,韓國導演金知雲更拍了一部《好傢伙,壞傢伙,怪傢伙》向此片致敬。各路英雄為寶藏而相聚展開一連串的屠殺。精彩!

2014年8月20日 星期三

《末日派對》:你的派對,大家的末日


何康導演。不知導演的來頭,演員陣容也不吸引,完全是衝著泰迪羅賓監製而看。

多重獨立的人物線,因為各自的問題而交際後爆發獨自的心解。名與利,憤世嫉俗,愛情,探討多重心態的故事,集聚一起只為讓結尾更有爆發性。可惜,全都是針刺不到肉的兒戲。牽強的將各種心結凝聚就如來個垃圾大雜燴,線條散亂,看不出導演的風格也看不出電影的主要信息。劇終的說教信息'沒有行不通的死路,只有不變通的思路'更是讓人不敢恭維!彷彿就是幫政府拍攝的宣傳電影。除了直白的道出香港的現今的困境,能讓人感到一絲共鳴外,其餘的都是多餘戲份。(海報也難看得可以,毫無誠意)

2014年8月16日 星期六

《宇宙只有你和我》:自殺的意義


Pen-ek  ratanaruang作品。這是我覺得目前導演拍得最好的一部。是部非常實驗性的作品,僅有開頭,接下去的故事走向模糊曖昧,并沒有肯定的結局和答案,通過此片反思和尋找。

故事非常精彩,一開場就講述淺也忠信自殺,但他與一般人自殺目的不同,他不愁金錢也沒失戀之類的煩惱。那他到底為何自殺?這就是影片想探索的課題。有趣的是,自殺過後淺也并沒死去,自殺只是他的幻想還是其他原因導演并沒交待清楚。隨著故事的前進,會發現導演并不是要尋找自殺之謎,而是代入了角色的性格隨他前進,後面的劇情走向超現實,虛無及抽象。

故事是兩個性格非常極端的人相遇,他們都錯手殺過人,這樣的編排很有張力。一個有嚴重潔癖,一個是邋遢之人,在空房子相處的幾天,二人的性格卻完全的調換了。與前半段壓抑的憂鬱氣息顛覆,後半段帶著曖昧的浪漫氣質。這樣的走向更讓淺也的自殺動機模糊,因為他想在最美好的時刻死去?那麼自殺就是個能保留美好的管道之一。又或是自殺象徵著新生?或許我們都不該用理性去看這電影,而是感性的去感受男女主角的內心和周遭一切。

杜可風的攝影詩意直接,不帶點累贅,通過冷靜的鏡頭去看淺也這神秘人物寂靜的美態,不需要多餘的東西就已經是視覺享受了。淺也忠信是著名的性格演員,他拍戲習慣都是在抗拒劇本。不怪的角色他不接,他身上散發著一直獨特的神秘氣質,非常的好看,他會令你一直專注的在注意他。不誇張,他真的是有如此的魅力!絕對是不可多得的演員!(有哪個男生能留一頭女生平裝頭還那麼有型啊?其他人留的話肯定逃不開一臉猥瑣的命運)這部是導演的新嘗試,文藝又詩意,超現實又浪漫,當然也有他最擅長命運的黑色幽默。有一幕是非常令人印象深刻,淺也在戲內的性格是十分安靜的,工作也在寧靜的圖書館,但在圖書館內竟然掛著一副淺也演的日本電影《殺手阿一》海報。那是一部非常極端血腥的B級電影,與此戲的淺也是三百六十轉變,非常強力的對比。日本B級大導演三池崇史也來客串一腳!淺也忠信。杜可風和導演過後又再合作新作品-《暗湧》也是出色之作。


淺也忠信在此戲的造型。太好看了吧?!


這張要迷死多少人啊?!天啊!太有味了!


《江原道之力》:微妙的人際關係


洪尚秀作品。好友、導演/教授、婚外情、相聚、離散是洪尚秀電影的必備元素。有趣的是,每次同樣的條件下,他的作品也能帶出新意及好看,心中總有一絲絲的哀愁。

看了數部洪尚秀的愛情作品,我敢大膽假設他是個佛教徒,即使不是,他也非常喜愛佛教與哲學。從他電影裡我們總能看見千絲萬縷的微妙人際關係,他們相聚然後離散,這些不變的定律看似理所當然的規矩,但經過他細膩的處理單獨人物的性格和故事,就成了充滿佛學智慧的東西。故事前後是個獨立又詩意的故事,但場景和對白的線索將兩個獨立個體非常有趣的融合。

我們常看見新聞有人自殺,我們不認識那人,是否我們就能劃清界限撇開關係?其實只要我們仔細的觀察我們自己和人際的關係,就能發現其實我們都融在其中,我們都是原罪犯,都是間接性的兇手。社會這東西是由人際關係組成的,世俗的眼光的對錯或規則是大眾數的思想決定的,而每個國家人民的成熟度取決于個人修養問題。簡單的例子,網絡是個不需負責任的虛擬世界,愈來愈多中學生離家或自殺是因為他們正置在思想不夠成熟和最易接受事物的階段,虛擬世界的虛情假意讓他們陶醉和自信的無法自拔,他們抗拒也害怕了現實世界,因為虛擬世界已把他們的自尊心磨練成脆弱得不能被觸碰,他們相信虛擬才是生存的世外桃源。那麼再看回我們本身的位置,在思想或行為上我們是否有在建立著這種不健康風氣?愚蠢是真的能要了人命。(離題的收尾~)

《老師日記》:浪漫這回事


Nithiwat Tharathorn導演。從早期電影的浪漫定義是從戰爭時期的生死離別。時代進步了,戰爭少了,富公子通常都是戀上窮女孩,命運作弄,公子卻被下令只許娶公主。由於天意弄人,所以富公子不再有好市場了,取而代之的是浪子和流氓。但他們實在是太瀟灑了,往往還沒一起半年就要橫死街頭,連累了不少女人守寡。千禧年過後,電影的浪漫元素不如以前那麼悲情沈重了。通常都是冤家變情人的歡喜結局。結果潮流這件事原來是個流轉,拖韓劇的福,現代的浪漫又回到了生死離別。不同的是,沒有戰爭,只有癌症。近年來,很多商業愛情片對浪漫定義開出了一條新血路。就是孤獨和虛擬。《her》和《teacher diary》就是這類型。


全片男女主角并不相識,也沒對手戲,靠的只是日記和大量旁白及配樂在營造戀愛和浪漫氣氛。無可否認的是,泰國電影在這方面是非常拿手的。劇情再土,他們也能拍得幽默,輕鬆和好看。他們都是老師,各自前後到同樣的孤島教課,對方的日記是他們當時孤獨的時光的精神寄託。

我承認我是非常喜歡泰國文化,所以看他們偶像劇類型的愛情商業片絕對比韓國更容易投入,孤島本身有自己的神秘感單調,但加上美術組的設計讓那裡的屋子更多了一點生氣和溫暖,非常誘人。電影雖好看,但後半段過於拖拉,有點膩味。如果想看輕鬆浪漫愛情喜劇,泰片是個不錯的選擇,雖公式化,但依然能有一點跳出框子的小驚喜。

2014年8月12日 星期二

《洛克》:精準的失誤



Steven Knight作品。影片全程只有男主角和他的寶馬。靠著他的對白和獨角戲撐完九十分鐘的電影,完全考究編劇的對白與劇情,剪接也不易,因為只能剪三種畫面—男主角,街外和街燈。

故事非常真實生活化,經歷的生活上的抉擇困境,而非生死存亡的橋段。一夜情搞大女人的肚子,放棄龐大的建築工程及與家人看球賽的家庭時光,還因此被炒了魷魚。兩小時前,他應該是個擁有幸福家庭的男人,兩小時後他沒了工作和家人,只為去陪伴一個他不愛但懷了他種的女人。看似偉大的好男人,但這些行為不過是男主角為了挽回自己狼狽名聲和證明自己能力的舉動。

在對白之中,我們能看見男主角是個精明之人,對事業或家庭婚姻甚至自己的過錯都是精準的計算。從對白多次提起時間的次數,進球分數,車速,水泥車和蘋果酒數量等,理所當然的數字之中卻明顯凸顯主角在無對手戲之下的性格,絕對是細膩的設計橋段。男主角的性格設計其實正是現今社會大眾人的縮影,所謂的精明計算並非只指數字或金錢上,而是對未來,情感或更抽象的東西都在計算著,渴望付出就能擁有同等回報的算盤,往往我們卻像男主角一樣都只困在車內的困局。我們以為我們在前進著,其實我們原地不動,動的只是車子,動的是時間。

日出,他來不及伴女人生產過程,家庭也被瓦解,事業也失去。沒有對或錯,只有在於選擇,選擇了就只有去承擔。時間如常前進著,日出日落不變定律,生活還是必須要過。整部片子沒有高潮迭起的劇情或情緒,卻能引起我的共鳴,從嘮叨對白之中領悟其中的勵志信息。非常有趣有味的一部小品。


另一款海報。之前一直都覺得這海報好難看,明明都不是賽車電影,那麼強調速度的設計是怎樣?看完後才明白海報的用心。套用《烈火戰車》裡賽車手的一句名言:你可以快得了風,可是你快不過時間。

2014年8月11日 星期一

《雙面勞倫斯》:性別的革命



Xavier dolan作品。導演的第三部作品,延續他一向的風格-嘮叨的對白,迷幻的電音配樂,探討性別課題,充滿視覺衝擊的對比色調。比起前兩部這次的製作更加的龐大,敘事和對白和比之前更加的成熟。

Xavier dolan這次放棄幕前的演出,專心做幕後,更展現他多方面的才華,一人分飾六個工作崗位—導演,編劇,製作人,造型設計,剪輯,音效,令人竟然年僅24就有如此高水準的創作能力。造型與色調一如繼往的大膽鮮明對比,注重人體線條之美。導演客串一秒的曖昧雙性妖媚造型,更是一種對性別平權社會的明顯革命立場,增色不少!


愛與性別在世人眼中是避免不了的世俗問題。導演從處女作《I kill my mother》就用了叛逆個性去對世俗的眼光做出了無聲的抗議。《heartbreak》的同性則是盡情在青春時期渴望自由與放縱的幻想之愛。《Lawrence anyway》裡有句對白是有個男人對身穿女裝的男主角發問:'你這是叛逆嗎?'男主角回答:'不。是革命。'由前兩部對性別的弱勢群體只給予幻想與掙扎,這次導演更是對自己性別的立場給了個圓滿肯定的回答。影片一開場就慢鏡頭拍攝路人們的歧視眼光,但主角卻如夢幻般的出場,似是自信,又似是孤寂。

影片講述一對情侶因男方決定成為女人而與女友分分合合的愛情故事。雖然時長接近三小時,但對白,構圖,視覺演技和音樂都非常精彩!性別如果是問題,那麼愛情是否還是愛情?愛情不該有個模式的不是嗎?是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和性向的權利,身為旁觀者的我們是否不該歧視和打壓他們呢?如果硬要說他們是錯的話,那他們就只錯在與一般人不同。世界應該多點包容,少點歧視。但錯誤的教育把世人都訓練成同一個模樣,對性別還是充滿著大量的歧視。革命尚未成功...


導演xavier dolan的客串造型。帥慘了!!

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

TRANSCENDENCE:翻熱的鳥萊塢電影


Wally Pfister作品。此導演是Christopher Nolan 的御用攝影師的處女作,不出我所料的令我反感。

好萊塢大片現已開始企圖走向'內涵'風格的劇情類型。只是這類型的電影是否真的有被好好的發揮,仔細看其實它們也不過是些公式化的好萊塢片,他們知道觀眾要的是什麼,只要給他們一點內涵值得探討和深度的,他們就會樂此不疲了。《eleysium》,《inception》和最近的《dawn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都是例子。這些電影其實都不爛,只是整個劇情和敘事手法都令人反感。大量的特效更讓我看得想吐。

此戲的劇本其實再老土不過了。講的就是科技能否取代和超越人類,這些橋段早在二三十年前的日本漫畫寫完了-小池一夫,石森章太郎,手冢治蟲等都各自有此類型的代表作,而且他們的世界觀絕對比好萊塢電影更深遠和富寓言性。


時代和創作平台不同,所以自由言論也有所限制,大公司指令導演的電影風格等規則是不能拿來與日漫相比的?這些我懂,只是看看現在的好萊塢的'內涵'片,他們的內涵對白其實都是同出一辙的。不外乎就是講解人類面對未來的恐懼等類型,都是一些微波爐對白和電影,令人厭倦。土沒關係,最重要好看與否?土當然不是問題,問題是對白,淨是些無聊做作撒狗血的對白。結尾一定是男主角深深給女主角一吻,果真如此。沒白費我只用了一小時的時間就看了兩小時的電影。好萊塢這種洗腦式的翻熱炒飯,才是最恐怖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