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4日 星期三

一期一會的無聊-《瀨戶內海》


大森立嗣導演。《瀨戶內海》指的是瀨戶與內海這兩位人物的名字。兩人因常不要出席補習課,選擇坐在湖邊的階梯發呆打發時間而認識了彼此。七十分鐘的電影,多數的場景都只在於階梯,聊的不是什麼人生哲理或者夢想,有的只是一些無關痛癢的閒話,談著你我生活中的無聊小事。

全片不僅沒有任何的高潮,甚至連故事性都沒有,像是小說式的,跟著章節的主題而閒談。看完最後其實也沒有多大的內涵或信息要衝擊觀眾的思維,反而像是開了一小時的Live聽兩位青少年談話。當然肯定會有人覺得這類型的片子很浪費時間,但從另個角度去看的話,這類電影反映正是無聊城市人如何去打發多餘的時間?選擇和朋友出外談是非,不斷刷面書,和伴侶抱怨工作上的問題等。在嫌棄他人浪費時間的時候,其實我們不也正浪費著自己的時間在這些無聊的批評上嗎?只不過日本電影很喜歡關注關於'無聊'這個狀態,我想可能如此,所以他們國家在生活小家具上總有很多意想不到細心設計,這些都有可能是以'無聊'而衍生的概念。

越來越喜歡菅田將暉這年輕小演員,他是演《蒙面超人W》出道的,那時候因為劇為了配合兒童市場,而把劇本幼稚化了,也因此讓他是毫不起眼。可是最近一連看了幾部他的作品,雖然不至於到很精彩的表演,但也驚喜他的演技進步很多,而這些作品之中他都是挑戰不同類型的角色,可見他的可塑性之高。

整體來說,我喜歡《瀨戶內海》這部電影,因為無聊人看無聊戲,喜歡那種漫無目的的無聊的氛圍,還有淡淡的浪漫青春氣息。因為補習課的時間,瀨戶和內海才會相見,也因此他們特別珍惜彼此的一期一會時光。


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三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三少爺的劍》


《三少爺的劍》改編自古龍小說,1977年楚原版本的《三少爺的劍》爾冬升飾演三少爺;40年後,爾冬升從飾演三少爺轉變成去拍三少爺,這或許不過是個理所當然的翻拍作品,但對爾冬升的電影成長經歷來說的話,肯定也另有一番意義。

很多年前就聽聞《三少爺的劍》要再次被改編,而這部電影也是爾冬升一直很想拍的電影,當時的人選是張國榮和竹野內豐可惜張國榮之後就已離世了,可想而知從想法至完成品,這部電影的途中消耗的時間有多麼的長。

強調時間是因為我覺得如果這部片子是張國榮在世時拍攝的話,我能想像肯定不會像如今的慘不忍睹。張國榮在世時,中港合資未普及化,3D電影在中文影視圈也還未崛起,單單是這兩個因素,就不會成了《三少爺的劍》的硬傷。科技的進步,可以用後製來完成徐克武俠世界中更多高難度的動作,但也因此讓中文武俠片陷入了瓶頸之中。從邵氏年代的張徹陽剛暴力美學、胡金銓充滿舞台劇調度的詩意美學、再到徐克那種獨創兵器或絕技的硬派美學,到了今時今日,武俠的動作設計究竟還能玩出什麼新花招?2016版的《三少爺的劍》已經告訴觀眾答案了,即便找來了資深動作設計元彬聯合林迪安,全片卻不僅無神采,更是毫無武林之味。

南十三燕和三少爺像是徐克和爾冬升,前者是在武俠世界中不斷挑戰試圖突破自己;後者是三少爺的複雜內心轉化。爾冬升雖然沒有拍過武俠片,但三少爺這角色他理應是能駕輕就熟的,因為三少爺的內心從爾冬升的電影之中也是有跡可尋的。三少爺想離開武林的鬥爭是不想再堆積仇恨也是為愛而開始新的生活,這種老派的人物內心結構在《旺角黑夜》裡張柏芝的角色或者《早熟》的薛凱琪的角色都有異曲同工之處。他們都是被權利者操控的人,而他們都是為了脫離成為傀儡而追求新生活。

從爾冬升的所有電影看來,他所追求的從來都是對生活的態度或憧憬。《癲佬正傳》為求在生活中得到一席之地而衍生成悲劇、《新不了情》從樂觀癌症者的袁詠儀給了很多正處於事業低谷的劉青雲對於生活的啟示、《忘不了》的張柏芝努力走出自己對已離世的丈夫的思念和陰影,嘗試開始新的生活、《旺角黑夜》和《新宿事件》裡漂洋過海到異地追求更好生活而捲入了殺機、《早熟》因未婚懷孕而企圖逃離家人的責備而追求的新生活、又或者是《我是路人甲》及《烈火戰車》的為夢想生活而奮鬥等等的例子。從以上的例子都可以明顯看見爾冬升的生活觀,然而對於生活的幻想與現實的磨合一直都處理得相當不錯的爾冬升,卻在自己最想拍的電影看不見任何的創作者態度。實在可惜。

《三少爺的劍》前半段像是喜劇(很難笑的喜劇),而後半段卻大轉變成武俠片,前後強烈的分裂的情緒另這部電影處於尷尬的階段。雖然看得出爾冬升嘗試將老派的故事結構融入新型的武俠風格,并借古喻今的表現當今社會的各種現象解讀,但可惜這個嘗試不但沒有成功,更讓他的所有人物毫無魅力。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是《三少爺的劍》裡其中之一的主題,積聚古龍原著小說,最佳導演徐克,最佳配樂金培達,最佳動作設計元彬和林迪安等一流的班底也無法令這部電影留下什麼好的印象或記憶。昔日的風光,如今的唏噓。慶幸這年代還有徐浩峰。

2016年7月12日 星期二

形式大於內容—《大川端偵探社》

大根仁作品。改編自田中亞希夫作畫的同名漫畫。共有十二集,每集平均25分鐘。

雖說是偵探社,但卻不是名偵探柯南那類型的偵查命案,此劇的重點也不在於細究偵探的辦案過程,反而其辦案手法也不過是跟蹤和找人這些對偵探的表面認知。

大川端偵探社裡的員工只有三位,一位是老所長,一位是能在夢中預見接下來委託人的案件情景的偵探,一位是擁有G/F奶的賣萌女員工(不清楚工作範圍是什麼,也只是不斷拋奶罷了)。此劇由始至終都未深入講述這三人的背景或內心世界甚至連生活作息也不過是在辦公室內,保留了偵探的神秘性。

小田切讓飾演的偵探造型帶有頹廢的痞子味,加上劇中充滿爵士的配樂和虛實交替剪接的畫面,爲此劇建造了獨樹一格的慵懶頹廢風格。當然,小田切讓這次完全是以帥在演戲,木訥,接近毫無情緒可言的角色,彷彿見過大風大浪之人,也因此他的神秘正是他的迷人之處。

每集一個案件,雖然這些案件也不見有多離奇特別,但依然是有一定的可觀性:荒唐,黑暗,溫暖等元素。每個被委託的任務之中都能從一些蛛絲馬跡看見一些日本文化和揶揄當代社會的價值觀點。但也可惜的是,由於這是一部深夜劇,所以在概念上雖也較大膽,但意識形態卻也保守,最後得到的結論也不過是中規中矩的老生常談。



空洞的教育片—《Redha》

Tunku Mona Riza導演。此片乃受真人真事而啟發,講述關於自閉小孩的成長史。說是成長史彷彿有點不太恰當,更正確來說電影的焦點是注視家人們如何接受孩子是自閉症并與他一起成長。

電影一開場彷彿就像旅遊片一樣,風景如畫,但接下來就是噩夢的開始。(不管戲內戲外)簡單的說明,電影前一個小時就是Tarantino風格,就是那種一個明明可以很直接了當的講出重點可是偏要花上一段時間和廢話慢慢引出重點。

電影上半場就是看母親如何含辛茹苦的撫養和教育自閉兒子,而丈夫不但不接受自身孩子是不完美的,還一直不斷讚美孩子:Bagus(好), pandai (聰明)自我催眠和欺騙。或許電影是要走向寫實的風格,所以很多我認為很婆媽又啼笑皆非的設計橋段,比如:無端跑出自閉兒母親的好友出來說幾句'我們支持你,我們明白你辛苦,你要加油'的話後,就約女主角一起下海嬉戲,之後就回家了。(頓時空虛)

前面一小時真的很無聊又多餘,後面才開始有一點戲味。而所謂的戲味是因為都是好戲之人對戲,才有了可看性。飾演自閉小孩的兒童演員演技非常之好,可惜導演卻重視他父母多過他,小男孩在鏡頭前一直被失焦。剩下就看由原本不能接受自閉兒子的父親演變成接納孩子并引以為傲的心路歷程。

全片整體上對我來說是拍爛了,還好那個飾演自閉兒子的演員有演技,不然就淪落成爛片了。雖然創作者的出發點是好的,企圖教育觀眾什麼耐心什麼或者愛的教育一大堆之類的,但片子卻拍得毫無生命力,更別說是激發觀眾了。

現代社會的感情失序—《手機The phone》

金封柱作品。電影中常提到的時光倒流往往不如世人幻想般的美好,而是帶出流逝的宿命悲涼感。這類型電影早已多產的見怪不怪,喜劇,驚悚,黑色幽默等層出不窮。《The phone》的格局依然是逃不出這類型的形式和說教,但就勝於對懸疑的節奏掌握抓得好,也不賣弄時空交疊的燒腦橋段,簡單易懂,清楚明明瞭,直接了當。(雖然這水準在韓國電影來說是很簡單的事,處理得更出色的亦有更多)

一年前妻子被殺,一年後因天氣變化而接收到一年前妻子的撥電,於是丈夫決定展開隔空救妻行動。有一點的設計是我覺得設計得滿趣味,妻子在被殺之前,他們的婚姻已經出現決裂了,丈夫總是冷漠家庭,但妻子過世後,丈夫才花了一年的時間改過自新。但一年後的丈夫奮身冒險要救回一年前的妻子時,結果最後竟然是被一年前的自己救回妻子,最後的結局我們已經不清楚這是一年前還是一年後的時空了。

我認為這點的趣味在於丈夫意識到自己的過錯而打算彌補和自我救贖,但結果卻是被毫無悔改意識的那個自己挽救,最後一家真的團聚了嗎?命是保住了,可是這個丈夫究竟是一年前的他還是一年後的他?如是一年前的丈夫,他們婚姻的關係依然是決裂的,他依然是感覺自我良好而忽略家庭,挽救了性命,卻可能永遠也挽救不了感情和家人。是說教,但也是趣味。

電影之中,男主角利用電話救妻子,這個電子產品彷彿象徵著網絡的電子時代來臨。(可以把電影裡一年前的狀況幻想成是現實世界,一年後是網絡世界)現實中的我們,現已活在現實與虛擬之中的模糊地帶,我們可能不止在現實被欺壓,我們也許也會在網絡被霸凌;我們現實之中得不到發洩的出口,於是我們在網絡媒體盡情宣泄,而所有的行為舉止都是一個蝴蝶效應,我們也是間接的霸凌者,像是一個惡性循環,生生不息。但也相反的,我們在網絡平台得到的關心和鼓勵往往是現實之中所缺乏的。現實之中利用網絡平台拯救現實性命的新聞也不少,有利有弊。

最後恐怕我們大家都沉醉於虛實交疊的空間,與男主角的結局一樣,我們早已經分不清這個空間,甚至也分不出你我究竟是誰。

幼稚的嚇人橋段—《Conjuring 2》

James wan作品。一向都不是鬼片愛好者的我,也是因為朋友和網友們一致對James wan的作品讚賞有加,於是我也湊熱鬧的一起期待他的作品。(明明他的鬼片劇情全部我都忘得一乾二淨)

原班人馬再造《Conjuring》恐怖續篇,如此的噱頭是一個號召力,但對我而言完全沒差,上集有誰演,什麼角色我都不知道,純碎是衝著James wan看。電影類型裡,我想我對鬼片的要求應該是最低的,只求一直嚇我就好。大家都說James wan的嚇人節奏總在出其不意之時,可惜這部是我看過他最無趣的一部電影。

當然,每個人對恐怖的界線原本就不同,而我只是想分享為何這部的恐怖不如之前。James wan比其他鬼片有趣的一點就是對鬼的造型設計,他不屬於傳統我們對鬼的刻板形象,他的臉不模糊,沒長髮遮臉,反而是坦蕩蕩的展露他們的鬼臉。然而這部《Conjuring2》的鬼怪卻多幕利用電腦特效去製作噁心血腥的鬼臉,確實令人掃興。我最喜歡的其中一幕是小女孩在家裡的走廊問母親那個人是誰?一個遠鏡,沒有特別的配樂或音效,一個修女造型的女鬼就低調不張揚的站在那裏,我覺得這已經是全片最精彩的設計。

當然還有很多很難看和搞笑的畫面,男主角脫下自己的十字架項鍊安慰受害者小女孩時,我以為他會送給他,結果是—'哥送你的不是護身項鍊,是一廂情願。'。還有用Bee Gees的I started a joke一曲做插曲,與畫面的結合實在搞笑,還有老鬼永遠只能欺負女人和小女孩。(性別歧視這東西,死了做鬼都不曾放棄)

不過不失的溫馨大片—《我們的故事》

梁志強作品。懷舊電影在近年香港,台灣,馬來西亞都開始成為賣座的題材,新加坡也趕上了這股潮流。

配合新加坡建國50週年,所以難避免不了一些感覺自我良好的故事設計。電影圍繞著女主角在甘榜生活的喜怒哀樂,那年代依然處於重男輕女的環境,宿命與艱辛的生活依舊不放棄和堅持的精神,確實有意向自身國家展現敬意之味。

繼一連幾部的青少年成長片後,梁志強回歸自己最擅長的蔗民生活故事,有著前幾部的大製作執導經驗,雖然這次雖不至於有突破,但確實有種迎韌有餘的感覺。《我們的故事》分為上下兩集,所以與《獅城決戰》及《新兵正傳》有一樣状况就是上半部多注重於人物性格的介紹然後把重頭戲都放在後。但雖如此,我覺得這也比前兩部續集系列電影來得好看。

其中一點是我非常喜歡的,全片除了旁白,幾乎都是福建和潮州話,我一直認為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華語在電影裡出現時都處於一種尷尬的局面,(馬來西亞比較嚴重)既不標準又勉強演員說出一些令人雞皮疙瘩的語助詞,如:啊,呢等。經典的表演方式大概是這樣:我啊,最討厭⋯(邊說台詞頭部邊點頭兩下/頭部轉一圈,彷彿自己是詩人)或者'你怎麼不吃飯呢?(強調'吃'的發音,請參考狄龍在'我來自紐約'的表演)。但或許福建話聽起來沒華語那麼文雅,它更屬於粗獷和直白點,所以一班蔗民說起來也較為順耳和容易投入。

既然是主打昔日共鳴,肯定免不了道具和生活點滴的東西。《我們的故事》沒有《我來自紐約》那麼刻意要給觀眾看他們的道具,他也比《Ola bola》植入一些那年代的生活環境來得自然一點(至少他沒有搭一個景和你說他在那裏工作就算了)。其中有一點我覺得設計有點趣味,就是警察來女主角的家要搜查找出流氓,然後他們把其中一個櫃子打開,那年代的碗碟都在那全景鏡頭的櫃子內一覽無遺,既可以show off道具亦毫無突兀感。

時代性的故事向來都難敘事,所以有很多幕對我來說比較像是一片段一片段的連接,而不是流暢的。李國煌的演出也是全片最精彩,雖然情緒都段落,可是每次他一出場,就能快速把觀眾的情緒跟著他走。他的角色性格其實不特別,簡稱就是有恩不報又嘴賤的大男人,表演很連續劇,但卻很具真實性,由於我身邊確實有像他這類型的人,不管在聲音和肢體或者面部的表演,確實很讓人信服他是那年代大男人主義思想的人。如果不是他,我相信這部電影大大減少了戲劇張力。

這雖然是新加坡電影,可是卻意外能讓人找到共鳴性甚至歸宿感,單是這點,我覺得它已經好過本地所有的中文商業電影。雖然免不了煽情路線,但這就是梁志強。這部片子我看了兩次,一次是首映,我毫無感覺。第二次是和家人去看,但能花區區幾十塊就能讓家人看得開心的電影,你還求什麼?這部絕對適合帶家人去看,我敢相信他們會喜歡,就算不喜歡,他們也應該會主動和他們講述他們那年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