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5日 星期二

青春成長記—<inside out>


Pete doctor作品。此片雖談不上很喜歡,劇本還是一貫的Pixar,但心理分析這功課真的寫得太棒了!目前奧斯卡最佳動畫的首選。(明明今年也才看過兩三部動畫)

還是一貫Pixar的冒險旅途察覺人性美好一面的類型,愛與勇氣雖然老土,但Pixar公司相比起其他的,我覺得他是作品水準最高的。這片的故事其實就只是講述女孩的成長內心世界,也很明顯這將會有續集,也就是青春時期的故事。

本身喜歡這故事是因為找到自己的一些共鳴。自己是個悲觀主義者,如同戲內的傷心角色那樣是不受歡迎的,常對自己的存在價值質疑。而我最不喜歡就是快樂的角色,我總覺得他太自以為是,太白癡了。(我這樣說很極端,你們何嘗又不是把悲觀主義者和消極的人淪為一談,一直否定與你們有出入的想法?大家半斤八兩啦)

戲內說到一個重點就是傷心的存在價值,樂觀到白癡地步的開心其實是無意義的,因為你根本就是不開心。你沒爲什麼事而開心,僅僅只是要尋追開心,為什麼要開心?不知道。彷彿開心時間會過得比較快,時間過得快,死也比較快。那些所謂成天感謝天感謝地就是感謝不了你的人,我是極度不屑(又要說我極端?隨便啦),因為這些人從未正視過自己的內心,純碎覺得人一生就是要天天開心的過,負面和傷心的情緒是要不得的,所以傻人總是比較開心這句話我絕對百分認同。開心的事我們記憶不會常有,有時甚至模糊,但傷心的事總是揮之不去。傷心的存在價值就是讓你明白開心的美好,你沒經歷過傷心你怎會明白開心?純碎的開心僅是一種內心空虛的反射,這種開心,即便再開心對我來說都是徒然的。我們不應該逃避自己的每個情緒來襲,應該是面對它們,接受它們,控制它們。它們的存在分數領域就是代表著你的性格及人品的價值。(突然好說教。是打算出心靈雞湯書籍嗎?)

雖然此戲的情緒主角只專注在'開心和傷心',但希望下一部可以多探討其他的情緒甚至增加多一些情緒的角色,畢竟人越大,內心就更雜亂了。這部戲的劇本水準相當高,以有趣的構思及可愛的造型設計能讓小孩輕易理解心理分析的基本入門知識,也是讓大人們參考孩子們的內心世界。闔家適合觀賞,推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